【大秦帝国】完本
中国文明正源的强势生存——序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孙皓晖
一、
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
不幸的是,作为统一帝国的短促与后来以儒家观念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刻意贬损,秦帝国在“暴虐苛政”的恶名下几乎湮没在历史的沉沉烟雾之中。有限史料所显示的错讹断裂且不必论,明清通俗小说《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演义》等通俗史话作品,对秦帝国的描述更是鲁莽灭裂,放肆亵渎,竟然将这段历史涂抹得狰狞可怖面目全非。这种荒诞的史观,非但是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而且流布民间,形成了中国民众源远流长的“暴秦”口碑。事实上,对于酷爱说古道今的中国老百姓而言,话本小说、评书戏剧、民间传说等对民众意识所起到的浸润奠基作用,远远大于晦涩难懂的史书。两千年来,在对秦帝国的描绘评判中,旧的正统形态与旧的民间艺术异曲同工,或刻意贬损,或肆意涂抹,悠悠岁月中竟是众口铄金,中国文明正源的万丈光焰竟然离奇得变形了。
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文明的悲剧——一个富有正义感与历史感的民族,竟将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伟大帝国硬生生划入异类而生猛挞伐!
悲剧的深远阴影正在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儒家式的恶毒咒骂也已经大体终止了。但是,国人乃至世界对秦帝国的了解,还依然朦胧混沌。尽管万里长城、兵马俑、郡县制、度量衡以至我们每日使用的方块字(请注意,人们叫它“汉字”),都实实在在地矗立在那里,人们观念的分裂却依旧如斯。
秦为何物?老百姓还是不甚了了。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叨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
于是,就有了将秦帝国说叨清楚的冲动。
在漫长艰苦的写作中,这种冲动已经慢慢淡了下来,化成一个简单的愿望——将事实展现出来,让人们自己去判断。
虽然如此,还是想将研究与写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基本思想大体说说,给读者与研究家们提供些许谈资,以做深究品评。
二、
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小国家没有帝国);其二,专制统治(民主制没有帝国);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张不成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帝国,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王朝。
所以,这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篇历史小说,就叫了《大秦帝国》。
秦之作为大帝国,略早于西方的罗马帝国,但大体上是同时代的。在古朴粗犷的铁器农耕时代,大秦帝国与西方罗马帝国一起,成为高悬于人类历史天空的两颗太阳,同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正源。但是,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有两个基本方面特别值得注意:其一,秦帝国统一大政权存在的时间极短,只有十五年;而罗马帝国却有数百年大政权的历史。其二,秦帝国创造的一整套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而且绵延不断地流传了下来;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罗马帝国,却在历史更替中变成了无数破碎的裂片,始终未能建立一脉相承的统一文明。
一个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废。一个是源与流断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
历史命运的不同,隐寓着两种文明方式内在的巨大差异。详细比较研究这种差异,不是文学作品的任务。《大秦帝国》所展现的,只是这个东方大帝国的生灭兴亡史的形象故事。与罗马帝国的比较只是说明,秦帝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帝国,是创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体系的大帝国。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这样的大帝国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我创作《大秦帝国》的信念根基。
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
三、
先得说说那个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时代精神。
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从秦立诸侯国到帝国二世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用那个时候的话说,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联邦制国体向中央统治国体的转型,使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状态。
这个辉煌转型的历史过程,就是秦帝国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强力竞争,强势生存。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所谓大争,就是争得全面,争得彻底,争得漫长,争得残酷无情。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纷争组合,就像春水化开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像瓦罐一样卑贱的平民奴隶雷鸣般躁动起来,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峡谷竟然崛起为巍巍大山!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大争,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铁血现实。彻底的变法,彻底的刷新自己,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竞争赤裸裸白热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战争规模最大,经济改革最彻底,权力争夺最残酷,文化争鸣最激烈,民众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最紧密,创造的各种奇迹最多,涌现的伟人最多……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时代无法与之比肩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中成长的秦帝国,是那个伟大时代强力锻铸的结晶。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她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其一,彻底的不断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求变图存”此之谓也。其二,对外部野蛮民族与愚昧文明的冲击,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其三,整合统一,霸气巍巍。其四,统一架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其五,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
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地表现了出来。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统一文明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唯一。
大秦帝国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洞,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
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这些就是《大秦帝国》要用故事去表现的最基本内涵。
四、
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在这种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欧洲人的复兴之路是我们的镜子。
当欧洲社会被中世纪的死海将要窒息时,欧洲人发动了文艺复兴,力图从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勃勃生气的文明中召回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没有辜负欧洲民族。正是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毁了中世纪宗教领主文明的藩篱,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破土而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被尘封的历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便是原生文明。各个民族对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从来都是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资源宝库。
当许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气不足时,当我们的民族文明被各种因素稀释搅和得乱七八糟时,我们淡忘了大秦帝国,淡忘了那个伟大的时代,淡忘了向伟大的原生文明寻求“凤凰涅槃”的再生动力。
与西方原生文明相比,秦帝国开创的中国原生文明更加灿烂,更加伟大。
与中国春秋时代大体同步的古希腊文明,温和脆弱娇嫩。虽然开放得多姿多彩,却缺乏一种强悍的张力与坚韧的抵抗力。所以,在罗马军团的剑盾方阵面前倏忽崩溃灭亡。这是一个文胜于质的民族的必然悲剧。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则是铁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他没有汲取希腊文明融会改造自身,本民族又缺乏丰厚渊深的原生文明。所以,他在岁月侵蚀中无声无息地解体了。这是一个质胜于文的民族的必然悲剧。
大秦帝国则不然。她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又具有强悍的生命张力与极其坚韧的抵抗力。自然条件的严酷、内部整合的激烈、野蛮部族的蚕食、强大外敌的入侵、意识形态的较量、各种文化的渗入,都远远未能撼动她的根基。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中,华夏文明历经千锤百炼而炉火纯青,具有无可匹敌的独立性与稳定性。秦帝国时代创造的原生文明,使中国人在两千多年中历经坎坷曲折而没有亡国灭种。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地生存发展到今天!
这绝不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能解释的。
罗马帝国不大么?奥斯曼帝国不大么?拜占庭帝国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国不大么?一个一个,灰飞烟灭,俱成过眼烟云,这些帝国所赖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没消散到各个人类族群中去了……唯有中华民族,一个黄皮肤、黑头发、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所建立的国家始终是以其原生文明为共同根基的国家。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我们那伟大的原生文明的创造者。
还得感谢这种原生文明所蕴涵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
这是在写作《大秦帝国》中经常涌动的骄傲与激情。
否则。我是无法坚持这么多年的。
五、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大秦帝国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题材。
这不仅仅在于秦帝国对中国历史的奠基作用。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更重要的在于这个时代本身的故事性。产生中国原生文明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土。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法学的、哲学的、神秘文化的……举凡基本领域,那个时代都创造了我们民族在自然经济时代的最高经典,并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仅以战争规模论,秦赵长平大战,双方参战兵力总数超过一百万,秦歼灭赵主力大军五十余万(坑杀二十万)!如此战争规模,即或在当代也仍然放射着炫目的光彩而难以逾越。而创造这些奇迹的各种人物以及这些事件的曲折艰难,都构成了作家无法凭空想象的戏剧性故事。展现这些人物,展现这些故事,展现那些令人感慨唏嘘的历史血肉,是文学艺术的骄傲,是文学艺术的使命。
在中国元代以前,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西方世界是当时的“周边文明”。秦帝国及其之后的一千余年,中国的强盛衰落总是居于世界的中心潮流,无不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生着深远的冲击与影响。中国文明具有悠长内力的根源,在于秦帝国,而不是别的任何时代。从这一点说,帝国时代创造原生文明的过程与史诗般的兴亡幻灭,是当今世界具有最大开采价值的文化矿床。文学艺术对这段历史的开发,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因为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告诉人们,那个时代人的生命状态是何等饱满、何等昂扬、何等自信、何等具有进取精神!
六、
遗憾的是,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始终没有问世。
虽然学力浅薄笔力不济,还是勉力上阵了。
时常觉得,不做完这件事情,我的灵魂将永远不得安宁。1993年冬天进入案头工作以来,其中的艰难周折无须细说。完成一个大工程,种种艰难几乎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也只有硬着头皮不去理它了。
作为作者,我想告诉读者的一点,仍然是有关作品的一点儿体会。
《大秦帝国》最艰难的是剪裁,也就是理出一个故事框架来。帝国时代是一个气象万千而又云遮雾罩的时代。浩瀚而又芜杂的典籍资料,无数令人不能割舍而又无所适从的故事与结局,常常使人产生遍地珍宝而又无可判断的茫然与眩晕。鲁迅先生曾感慨系之说三国宜于做小说,而春秋战国不宜于做小说。其实质困难也许正在这里。以秦帝国为主体,以帝国兴亡为主线(古话叫“国运”吧),以人物命运与事件冲突为经纬,虽然是能想到的一条较好路子,但依然不能包容伟大帝国时代的全部冲突,甚至不得不割舍许多重要素材(譬如诸子伟人的许多故事)。这种遗憾可能将是永远难以弥补的。为了使读者更为深入地透视帝国命运,我欲另将早秦部族的故事专门写成一部《马背诸侯》,完成后另行出版,以完整展现那个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古老部族的历史命运。
——2008·春修订
第一部 黑色裂变
楔子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秋,黄河西岸的少梁山地,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
战事已经结束。秋天的暮色中,红色衣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到主战场之外的南部山头,大纛旗上的“魏”字尚依稀可见。主战场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的排列在“秦”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的望着南面山头的魏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南面山头的魏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的望着北面山头的秦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方冲杀,谷地主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和丢弃的战车辎重也没有任何一方争夺。就象两只猛虎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这是一次奇特的战争,没有胜负,两败俱伤。
黑色军团由秦献公嬴师隰亲自统率,半日激战中斩首魏军五万。嫡子嬴渠梁率死士三百,直突敌阵中心,一举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按照战国初期的用兵规模和评价标准,这算是一场特大胜利了。出人意料的是,魏军在统帅被俘后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拼命回卷,企图抢回统帅。秦献公眼见长子嬴渠梁的三百死士陷入红色魏军的汪洋大海,情急之下,长剑挥动,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冲入敌阵接应儿子。两军会合,士气大盛。嬴渠梁一马当先,率死士冲出重围。秦献公断后阻击,眼见要脱离魏军,却被一支冷箭射中背心。秦献公通彻心肺,一声低吼,几乎跌落马下。此时嬴渠梁已经将公叔痤交于后军大将,率死士反身杀回。秦军在嬴渠梁率领下大举冲杀,一气将魏军杀退到三里之外。回来再看公父,秦献公背心的箭头竟深入五寸有余,周围已经渗出一圈黑晕。随军太医急得大汗淋漓,却不知如何下手?
秦献公面色蜡黄,伏在军榻低声道:“渠梁,撤军……栎阳。”便昏了过去。
“是否毒箭?”嬴渠梁满眼泪光,却没有慌乱。
太医急忙点头:“这是魏国的狼毒箭,一时难解。”
“敢拔除么?”
“近箭疾射,铁簇深入五寸有余,断不可拔。”太医摇头。
嬴渠梁环视帐中大将,向一员威猛的将领拱手道:“大哥,断箭吧。”
青年将领是秦献公的庶出子,嬴渠梁的长兄,叫嬴虔。他手中那柄弯月形的 长剑极为奇特罕见,听得嬴渠梁招呼,他走到公父身后,拔出长剑立定,双手不 禁微微颤抖。要知道,箭簇深入肉体,箭杆的受力处便在背心伤口,稍不留神使箭杆晃动带动箭簇,公父立时便有性命之忧。况且魏国的兵器打造得极为精细,长箭杆用上好的硬木制作,又反复刷过几遍桐油大漆,锃亮光滑,寻常刀剑根本难以着力。纵然这柄弯月长剑是神兵利器,可也没斩削过此等箭杆,安知没有万一?嬴虔紧张得头上冒汗,内心暗暗祷告:“天月剑哪天月剑,救公父一命吧。”凝神定力,扬起天月剑轻轻一挥,只见一道光芒闪烁——剑刃尚未触及,箭杆已被剑气悄无声息的切断!嬴虔左手疾伸,凌空抓住断开的箭杆,再看公父,竟是丝毫没有察觉。嬴虔长吁一声,不禁跌坐帐中。
帐中大将们也同时轻轻的“啊”了一声。
嬴渠梁镇静如常,吩咐道:“立即班师。谁愿断后?”
嬴虔一跃而起,“断后我来。不杀暗箭魏狗,嬴虔提头来见!”
“大哥,”嬴渠梁低声道,“公父重伤,目下当以大局为重,不能恋战。敌不追,我不动。坚守一夜,明日立即撤回,万莫意气用事。我在栎阳等你。”
嬴虔猛然醒悟,“好。大哥明白了,明日回军。”
嬴渠梁立即吩咐帐中诸将:“前军子岸开路,长史公孙贾领中军护卫国君,其余诸将皆随中军护卫。我自率三千铁骑押后。立即拔营班师。”
众将一声答应,大步出帐,少梁北面的山地顿时紧张忙碌起来。
乌云遮月,秋风萧瑟。秦军阵地依然是军灯高挑,刁斗声声。对面山头的魏军也是篝火军灯,一片严密戒备,等着在明日的激战中夺回主帅。魏国军法:主帅战死,将士无罪;主帅被俘,三军大将并护卫亲兵则一律死罪。如今丞相兼统帅的公叔痤被秦军生擒,不夺回主帅,谁敢撤军?魏国将军们判断,秦人好战,国君受伤后定然是恼羞成怒,来日一定会进行复仇大战,绝没有乘胜撤军的道理。今夜第一等大事是养精蓄锐,明日大战,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那时侯,人们还不大擅长偷营劫寨之类的雕虫小技,还延续着春秋车战时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正面决战传统,休战就休战,绝少有一方会乘着黑夜休战之机偷袭对方营寨。戒备归戒备,那是大军驻扎的必然形式,魏国军营还是迅速淹没于无边无际的鼾声之中。
太阳初升,秋霜晶莹。魏军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后,剩余的八万铁骑出营结阵,准备向秦军发起抢夺主帅的死战。按照规则和传统,秦军也应该结阵而出,双方同时向中央谷地开进,一箭之地时双方扎住阵脚,主将出马对话宣战,然后便发动冲锋,决胜当场。今日事却颇为蹊跷,秦军营寨炊烟袅袅,战旗猎猎,却迟迟不见出营结阵。魏军副将,目下的代理统帅,是魏惠王的庶出弟魏卬,人称公子卬,不到三十岁,虽是第一次带兵打仗,却自视极高。此刻他身披大红斗篷,在马上遥望秦军营寨,冷冷笑道:“再等半个时辰,让那些穷秦做一回饱死鬼!”
半个时辰过去了,秦军营地还是没有动静。公子卬举剑大喝:“大魏军已经仁至义尽,冲上山去,诛灭秦军,杀——!”牛角号凄厉长鸣,公子卬一马当先,红色铁骑潮水般卷上北面山地,片刻间便踏破了秦军营寨的鹿角屏障。
可是,所有的魏军骑士都愣住了,怒吼和杀声骤然冻结,一片可怕的沉默。
秦军营地空荡荡一无长物。土灶埋了,帐篷拔了,惟有枯黄的秋草和虚插的旗帜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秦军唯一的弃物,便是营寨边缘的旌旗和一堆堆湿柴浓烟。
“嬴师隰!胆小鬼——!”公子卬愤怒的吼声在山谷回荡。
魏军想不到的是,秦军主力早已经在入夜时分从容撤退,回到了栎阳。嬴虔的断后骑兵也在黎明时分悄无声息的退出了战场。太阳升起时,嬴虔的五千铁骑 已渡过了洛水,向西南的栎阳纵马疾驰。魏军纵想追赶,也是为时已晚了。
嬴虔心急如焚,不断猛抽坐下战马,只想早点儿赶回栎阳。按照他的心性,一定要打一场硬仗,抓住那个施射冷箭的魏狗回去在公父面前祭旗。然而嬴渠梁的一番叮嘱却使他悚然警悟,仔细一想,更是后怕。公父重伤,危在旦夕,嬴渠梁的太子地位又没有明确,安知不会在瞬息之间发生肘腋之变?如果没有他们兄弟联手,说不定五十三年前的秦国内乱将会再度重演。
秦国从被周平王封为西部诸侯三百多年来,极少发生内乱。但是在五十三年前,秦灵公逝世,嫡子嬴师隰只有五岁。灵公的叔父嬴悼子倚仗兵权,借口国君 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本该继位的嬴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去了。嬴悼子就是秦简公,他在位十五年就死去了。简公的儿子继承了国君,称为秦惠公。秦惠公做了十三年国君,又死了。他的儿子继位,就是秦出公。出公即位第二年 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将出公和太后沉到渭水溺死,迎接被放逐的嬴师隰回国都 雍城做了国君。嬴师隰这时已经三十五岁了,长期远离权力中枢,在雍城的根基已经很是薄弱。但嬴师隰却在边陲游牧的粗砺生活中磨练出坚韧的意志和深沉的性格,并结交了秦军中许多将领。他即位后决意改变秦国的贫弱国势,第三年便将国都东迁到栎阳,引起举国震惊。一则是世族上层觉得嬴师隰有意摆脱他们的控制,二则是国人觉得离魏国大军的锋芒太近。朝野惶惶的时刻,嬴师隰却没有丝毫退却。他祭奠宗庙,慷慨立誓:东迁栎阳,就是要夺回秦国在三十年中失去的河西之地,将魏国赶回黄河东岸,赶出函谷关!嬴师隰的复仇壮志使秦国军民大为振作,国人同仇敌忾衷心拥戴,世族上层悻悻沉默。也是,世族能有何理由反对这种顺应民心的复仇壮举呢?魏国从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后,国力大增,又用吴起做了上将军对诸侯作战。三十年间,吴起率领魏国铁骑攻下函谷关,大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函谷关失守!少梁山地的龙门渡口同样失守!秦国的门户洞开!若非吴起被魏国群小陷害而被迫逃到楚国,秦国真有可能被魏国吞灭。虽然如此,魏国仍然没有停止对秦国的蚕食。秦国面对魏国的攻势,竟然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秦出公刚一继位,便商议放弃关中,退回陇西重新做半农半牧的边陲部族。
当此之时,秦献公嬴师隰振聋发聩,一扫阴霾,岂能不获得举国拥戴? 看了又看还想再看 秦朝的历史我不是很喜欢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