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喧宾夺主 物理学的发展偏离了正规渠道 [打印本頁]

作者: lin88568    時間: 2016-7-12 12:49
標題: 喧宾夺主 物理学的发展偏离了正规渠道
金属导线可以导电,也可以传播电磁波,因为导线中充满着自由电子。当考察电流的成因时首先要从电子的存在入手,不可忽视电子起到的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作用。毫无根据的引进电场的传播大有喧宾夺主之嫌,虚设、臆造、猜想成了近代物理学的主旋律。
一根长长的载流导线,只要打开一个小小缺口电流即刻无,此时的金属导线中依然有电压的存在与传递,即物理学家们所说的电场在传播,电工师傅称之为火线。火线中有电场的传播而却没有做功的本领,因为导线中的自由电子无法流动。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只要电子不流动,因电场的传播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电场、磁场的庐山真面目也就比较清晰了。
电场、磁场、引力场,物体的固有性能,无法脱离物体而存在。既不能相互转化,也不具有传播的性能,磁体的转动之所以产生电流?也只能认为物与物之间有力的作用。光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0000千米/秒,而电流压力的传递速度也恰恰是每秒300000千米。我们有理由相信两者的传播方式很类似,受同一种因素所制约。光的粒子说对于光的直射、折射与反射虽然能够给出满意的解释,若让这种奇妙的粒子沿弯弯曲曲的输电线路前进将会变得不可思议。一秒钟300000千米的高速度,粒子于导线的弯曲处所产生的离心力当如何去消除?这个问题不解决,电场粒子就无法在导线中传播。也许有人会说,由于电场粒子的静止质量是零,所产生的离心力必然很小。话又说回来,要想约束和改变质量是零的粒子的运动轨迹也同样是没有办法的。
金属导线中充满着自由电子,如同管线中充满了液体。借助电子与电子间的相互推动和挤压来描写电流的形成,即电流压力的传递岂不更简单、更客观、更具真实性。然而,为了维护光的粒子说,当代的物理学家们巧妙地在回避这一解说的正确性。串连线路中的电流强度为什么处处均衡?宁可不解释或乱解释也不肯诋毁和否定“扬弃以太概念”的伟大功绩。实际上通过这个问题的认真思考、进一步地讨论完全可以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是,善良的人们一触及到这个具有敏感性、实质性的问题时即刻低头不语,恨无藏身之地,生怕因为有了自己的参与而对相关专家、学者造成更大的伤害,他们毕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 黑洞洞    時間: 2016-7-14 15:11
看不懂,怎么了
作者: 盛情邀请    時間: 2016-7-17 15:18
怎么偏了呢?看不懂
作者: aerzhamasi    時間: 2016-10-7 16:15
帖子被删了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asicr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