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丁纯:欧洲再次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明年增长预期比今年差

[複製鏈接]

4740

主題

0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325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323
    金錢
    56568
    威望
    20356
    主題
    4740

    文明人 回文勇士 中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21-11-12 21:55:33
    进博会期间,由凤凰网财经主办的“2021凤凰网梧桐夜话”也同期在上海举办,活动汇聚进博会与会官员、学者、中外企业高管及媒体人共聚一堂,就“塑造国际经贸新格局”这一主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交流碰撞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的思想火花,提供极具价值的“进博方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丁纯教授接受了凤凰网财经的独家专访,就目前欧洲的通胀、负债、经济复苏等问题以及中欧合作、RCEP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丁纯认为,目前欧元区通胀率创13年新高的基本原因是能源价格上张,疫情带来的供需不对称等。特点是相较而言,之前太低了,甚至长期面临通缩烦恼。目前欧元区的通胀和其他地区相比不算特别严重。

    丁纯表示,尽管目前欧洲不少国家负债率已经较高,但再次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目前而言并不大。因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已经建立了ESM和银行业联盟等相对完善的应对机制。而且目前的情况和当时也不一样,疫情冲击是主因,大家对抒困复苏有一定共识。

    另外,丁纯指出,尽管在贸易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中国增速超过了欧洲,但在很多方面和欧洲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在IT技术的掌握和场景应用方面,欧洲也落后于中国和美国,所以它急于通过推动绿色新政,数字经济转型,强调战略自主。

    对于即将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丁纯则表示,RCEP很多协定都是软约束,成员国情况复杂,不能急于求成,对于其发展要有耐心。



    以下为专访内容:

    凤凰网财经:欧盟统计局10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通胀率升至4.1%,超出市场预期并创13年来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23.5%。造成欧洲能源价格飞涨和通胀创新高的原因有哪些?

    丁纯:通胀率创新高是因为欧洲的通胀率一直以来都太低了,长期都在2%以下,甚至出现通缩问题。

    其实从2009年欧债危机以后,欧洲经济就一直起不来,2015年做量宽时欧洲跟其他国家情况也不一样。其他国家做量宽是因为怕危机过不了经济会崩溃,但欧元区2012年基本上危机就已经过去了,但是它的经济还是一直起不来,需解决通缩和复苏乏力问题。

    当时通过量宽政策刺激,美国经济起来了,日本经济起来了,中国也起来了,但欧洲的经济却一直起不来。欧元区有一个2%的通胀率标准线,理论上只要超过2%,它就要加息、要控制,但到现在为止拉加德(欧洲央行总裁)都不愿加息。

    整个欧元区理论上讲还不是一个最优通货区,又没有财政的统一,所以它不允许大规模搞通胀。因为如果大规模搞通胀的话,就会在整个欧元区里面形成一个“均贫富”的效应,欧元区中最富或者最大的国家例如德国,就会受当其冲。

    此外,欧元区的一些制度基本上都是仿照德意志联邦银行做的。因为德国历史上有好几次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的教训,所以它对通胀率管得特别紧,当时在制定欧元区的制度的时候,就已经讲好不能大搞通胀。

    疫情也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疫情造成了供应链问题,导致短时间内的供需不对称,前段经济复苏,需求大升,而供应有瓶颈,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其中,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不过能源价格的飞涨除了疫情影响外,也和欧洲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政策有关。现在欧洲的年轻一代,是在环保理念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抱怨默克尔的基民盟对环保所做的不够多,认为这些执政党是只顾眼前的这一代人的利益,不考虑后代人的利益。

    我认为,那么多欧洲国家的央行目前都不太愿意采取行动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现在其实还谈不上全面持续复苏,今年虽有复苏,但不是持续的。预计明年的增长预期肯定要比今年要差,欧洲经济全面稳定复苏的还要持续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另外是因为欧洲国家认为目前的通胀主要是疫情、能源价格上涨等造成的,并非是因为欧洲的经济过热或者经济出了问题。而且如果全球都面临通胀问题了,欧洲也没必要慌张。



    欧元区通胀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凤凰网财经: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已经负债累累,尤其是意大利,2020年意大利债务占GDP增至155.6%,已经是过去1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意大利是否会重演希腊的2009年债务危机?

    丁纯:现在的情况和当时还不一样。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当时希腊的财政赤字的确比较高,而且正好处在政府换届时期。新政府上台后不愿意“背锅”,所以马上就公布了实际财政赤字,随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揭开了希腊债务危机的序幕。最主要是其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所致。

    现在意大利尽管负债率也很高,但它跟希腊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意大利的整体工商业等还比较完善,从自我挣钱能力来讲,它还是没太大问题的,只是财政赤字怎么消化的问题。

    而希腊在出现债务危机以前,就长期存在财政赤字,意味着它主动挣钱能力很差。再加上它加入欧元区以后,借债相对来说更容易、更便宜了,所以它就借了大量的债用于消费。但问题在于希腊只是花钱却没有办法挣钱,自动平衡的能力差,就很容易出问题。

    凤凰网财经:所以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再次发生欧债危机的可能性有多大?

    丁纯:可能性不那么大。当年欧债危机爆发,一是因为是次贷危机的传导作用,二是当时没有任何的防御机制,三是其自身责任难逃。

    而且理论上欧洲央行当时是不能去救的,有不可救助条款,因为一旦央行出手救一个国家的话,大家就会比烂,反正你能救它,我也说我也不行,你就需要都去救。当时没有扩容的时候,欧央行的资产其实很低,就一两万亿欧元。它又不能加杠杆,所以基本上是没办法解决的。

    凤凰网财经:您之前曾经发表过《从希腊债务危机看后危机时代的欧盟经济社会状况》的论文,您觉得希腊债务危机后欧洲国家经济政策有哪些大的变化?希腊债务危机的教训对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丁纯:现在的救助机制比原来要完善的多。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欧盟领导人为了救助债务危机国家而临时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Mechanisim EFSM)以及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EFSF,也称作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这两个机制和机构连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构成欧债救助三驾马车。

    然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以及欧洲金融稳定机构都属于临时性机制,计划在2013年结束,并且他们在欧盟各成员国相关法律法规上一直存在合法性质疑。因此欧盟在2013年以后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以协助成员国度过金融或财政危机、保障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性。

    另外欧盟还成立了一个“银行业联盟”,其实是防止私债变成公债。银行业联盟把6000多家银行都联合在一起,平时大家缴纳类似于存款保险金的钱。如果一家银行破产了,这些钱就可以用来救急,防止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另外目前欧元区债务高,也是因为疫情后欧洲央行放松了约束和管制,这种负债是被“允许”的。欧元区推出了一个7500亿欧元的“下一代欧盟计划”,而其中有3900亿是Grant(拨款),不是贷款。贷款是要还的,而Grant不需要还,等于说是大家筹一笔钱,然后按照需要来给的。

    凤凰网财经:目前中国已经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目前的债务问题会对中欧贸易产生影响吗?

    丁纯:其实目前不光是欧洲,全球都存在债务问题。美国的应对方式是大量印钱,欧洲人相对有纪律,有个标准卡在那里。目前来看,对中国影响不大。

    凤凰网财经: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欧洲在中欧经济合作中一直扮演着资本、技术、人才输入方的角色,而中国则是学习和追赶者的角色。您觉得目前中、欧在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否发生了变化?

    丁纯:这个可以一分为二来看。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如果仅仅是从贸易的增长和规模来看,的确把欧洲甩在了后面。

    但是如果用全球价值链等指标去分析,从附加值、从整个产业链的高端低端来讲,其实我们和欧洲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包括在一些制造业上,中国和欧洲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例如,荷兰能够造出光刻机,而我们却造不出来。

    凤凰网财经:目前全球市值前20的科技公司几乎都分布在中国和美国,这是否意味着欧洲的科技创新在退步?您觉得将来欧洲经济复苏的话,哪些行业会爆发好的机会?

    丁纯:一方面这其实跟创新环境有关,如欧洲的福利制度,这个制度对创新激励不足,大家不愿去那么拼。另外,欧洲社会也还有其它问题,包括欧洲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等严格的监管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创新企业的成长。

    现在欧洲人认为,在IT等行业,近一二十年来欧洲都受到中国和美国挤压。IT、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全被美国“掌控”,应用场景方面又被中国“压制”,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所以它急于通过推动绿色新政,数字经济转型,强调战略自主。

    哪些行业有机会现在很难讲,因为行业实在太多了。欧洲现在也意识到落后,所以它也在想办法,例如“德国工业4.0”“欧洲2030”等,也在拼命追赶。

    凤凰网财经: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将于明年1月开始生效,将会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哪些影响?与美墨加协定(USMCA)和欧盟等其它区域贸易集团相比,RCEP有何不同之处?中国将在其中发挥哪些作用?


    丁纯:肯定是大的正面影响,促进贸易与福利。但相对而言,它还不是目前已有的最高标准的经贸协定。且实际上RCEP中的很多贸易协定都已经在中、日、韩等国家之间开始做了,该减免的也都已经减免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搞FTA,所以我们把朋友圈搞大一点,肯定是没什么错的。

    但是RCEP很多条款都是软约束,而且成员国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需要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凤凰网财经: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欧洲也一直在推进绿色环保的政策,在这方面你觉得中欧之间有哪些合作的机会?

    丁纯:机会是有的。欧洲人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是动真格的,你如果不配合它会跟你急。像小布什不肯签《京都议定书》,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欧洲都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另外即便从政治上考虑,欧洲想要达成节能环保的目标,也需要中国的配合。当今世界,尤其是气变环保没有中国的合作和配合的话,它好多东西都是达不成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7 22:25 , Processed in 0.01999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