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龙游石窟

[複製鏈接]

3396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5-26 10:37
  • 簽到天數: 45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5
    金錢
    12
    威望
    16771
    主題
    3396
    樓主
    發表於 2021-10-18 15:38:19
    龙游石窟之谜:1992年龙游石窟发现大量超现代科技的设备,龙游石窟的位置在浙江省龙游县,是1992年3月份的时候由当地几个农民发现的,这是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建筑群,因为其施工难度、施工水准在当代都无法达到,它究竟凿于何时、何人开凿、用什么方法开凿,有什么用途?众多疑问吸引着、困惑着世人。所以,自龙门石窟在1992年被发现之后,世界各地的各种专家都前往去实地考察,就连CCTV探索发现栏目也曾召集各路学者,对石窟进行了历史文化全方位的破析,但从1992年发现到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了,最终都是没有一个可以说服的科学定论,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着龙游石窟的发现过程和其中谜团吧。


      浙江龙游石窟之谜:难道又是外星文明若得祸?龙游石窟地处浙江龙游县城北郊小南海镇石岩背村,这是一个个构造独特、气势宏伟但又谜团重重的石窟群。已开发的7个洞窟,高度均在10米至30米之间,面积大小不同,小的有数百平方米,大的2000多半方米。 每个洞窟都是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叫绝!

      石窟不仅以奇惊人,其中更是谜团重重,令入百思不得其解。如:这样浩大的石窟群,查遍所有史籍县志,竞无一字记载,连民间传说也无点滴涉及;其次,石窟群开采出来的巨量石料哪里去了?石窟开凿者如何采光照明?这样浩大的石窟内竟没有发现任何能提供一丝解谜信息的文物;1号石窟是已开发的谜窟中最小的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奇特的是该窟石壁上有一组鱼、马、鸟的石雕图案,这是7个石窟中唯一的工艺痕迹,这又是何时、何人所刻? ......




      随者龙游石窟浮出水面,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休、专家学者、成千上万的游客云集龙游,探寻这千古一绝的奥秘,用各种思维方式演绎石窟的种种谜底。经过数次科学的考察论证,虽没有最后定论,但专家们还是给出了几种说法。



      1、采石说。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群每层石块的厚度与当地古城墙和建筑物所使用的长方形石块大小基本相同,且在江边,便于运输,石质也都是浙西地区常见的红砂岩。
      反方认为,石窟采掘的石料为结构硫松、极易风化的紫红页砂岩, 不可能用作建筑材料;另外,单纯采石完全没有必要到地下挖掘,不如沿江露天凿石省力,又便于运输。如浙江绍兴、温岭一带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的采石场,均为露天开采。


      2、地下仓库说。有学者认为,从石窟开掘的地理位置、结构、面积、内部设计看,当为古代贮藏粮食的地方。且1号洞壁上的鸟、马、鱼雕饰,系古代越族的图腾,此图腾与古越族的粮食积储有关。还有石窟群形制统一,内壁经过刻意装饰美化,如果作为采石场,何必多此一举。
      反方认为,龙游石窟地处江边,且空气湿度大又不通风,极易遭水淹,不适作粮仓。如系官方粮仓,为何通查古籍而无记载。更何况2000年前,此地区生产力极为低下,刀耕火种,哪来可供囤积如山的粮食。

      3、藏军洞说。有专家认为,龙游县是历史上兵家常争之地,石窟为越王勾践秘密战备基地,既可秘密屯兵操练,又可储备武器装备。

      反方认为,凿洞藏军乃兵家大忌,洞口一夫把守,不论水淹火薰,必将全军覆没。且数千人吃喝拉撒问题无法解决,洞内亦没有任何有人居住过的炊烟痕迹。龙游石窟高度超过20米,如果是屯兵,一般6米就绰绰有余。

      4、陵寝说。有学者提出,石窟顶部呈倒斗形,与汉代以前的一些帝王地下宫殿特征相似,且王者陵墓一般都规模较大,庄严隐秘, 故石窟极有可能是王者陵墓。
      反方则认为,石窟凿于江边,常遇水患,陵寝选此,有悖常理;再则, 石窟至今未 发现任何一 件可供佐证的陵寝文物。

      5、外星文明说。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的存在与世界巨大石文化遗迹颇为相似,窟内凿痕整齐划一,非大功率重型机械而不能为;且阶梯每一台阶全是机械挖掘痕迹,可能是机械传送机座;这样巨大的工程量和复杂精确的设计,在当时只有外星力量才能完成。

      反方认为,此说无任何科学根据,将人类目前尚不能解释的现象或奥秘,统统归为地外文明所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况且国内目前对巨石文化、史前文明、外 星文明、UFO现象,界限内涵模糊,混在一起,更难说清。


      其他还有“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矿冠所居 说”、“采石非惟一目的说”……对于龙游石窟,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衰一是。但经过数次考察和研究讨论,国内权威专家们提出了两个可以肯定的观点。
      一是石窟的奇特构造和恢宏气势不仅是中华一绝,也堪称世界一绝;二是如此浩大精美的人工地下建筑,是“非常人所为之非常事”,它的精美和奇妙,充分体现出设计制造者的聪明才智与胆略气魄。

      龙游石窟是中华民族的先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破译龙游千古之谜,还有待于各方面专家的努力探索与通力合作。作为规模如此巨大的地下人工建筑,到日前为止,也只是撩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1992年发现龙游石窟的经过


      凤凰山其实只是个丘陵,海拔69米,一直荒无人烟。20世纪50年代,山下村民为避洪水迁至山上。村民很快发现,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故这些水潭均被称为无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长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鱼,常可为村民佐餐。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鱼,此事引发了村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何不将潭中水抽干捕鱼!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现在他们眼前。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鱼一条也不见了。











      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











      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只找到四只乌龟。



      龙游石窟未解之谜


      1、龙游石窟群的开凿用人多少?用时多长?凿于何时?











      龙游石窟历史久远,可以与万里长城争伯仲根据多数专家的初步推论,龙游石窟可能建于汉代,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历史杰作长城差不多始建于同一时期。众所周知,长城,历史悠久,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龙游石窟相比,其是地上建筑,用砖土夯堆而成。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气势恢宏,其规模之大可称举世无双。修建长城的时间堪称是上下两千年,动用的劳动力数量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建长城,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多万人。这样雄伟的工程,成为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看见的两大人工建筑之一。




      龙游石窟是规模仅次于兵马俑的人工地下建筑群。龙游石窟是人工地下建筑群,石窟数量达到30个以上。如此规模的地下建筑,仅次于我国古代最大的地下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西安临潼,是地下夯土建筑结构,建筑数量多达50座以上。其中已开发的第1号坑面积12460平方米,2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3号坑面积约520平方米。这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至今尚未统计出它的用工时间与用人数量。据史料估计,它耗时近40年之久,80余万人参与工程建设。











      龙游石窟与金字塔同是古代石制建筑。龙游石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筑群,是由一凿一斧人工开石而成的古代石制建筑。寻觅这样久远的古代石制建筑,只有古埃及金字塔。坐落于埃及的石制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在三座巨大的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由大约20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高度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层楼。关于它的建造时间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所以网络上关于龙游石窟骗局这种说法层出不穷,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





      







      经过计算,龙游石窟中已开发的部分体量是18万立方米。与世界各地这许多古代巨型建筑相比较,其工程之巨,让我们很难计算其建造时间的长短,投入的人工多少。如果只说龙游石窟规模如何之宏大,而并无确指,实在难以使人信服。这里先列举一些数字,以使我们在脑海中初步建立龙游石窟的空间概念。龙游石窟群均是建造在小小洞口下面的地下洞穴。




      [img][/img]






      已开发的5个石窟中,2个大的,面积一共约4000余平方米;3个小的,面积一共近2000平方米;石窟高约30米。计算出5个石窟需开挖废石约18万立方米。凤凰山已经发现石窟24座,面积是5个石窟的4.8倍,推测总共须开挖废石约86万立方米。据专家推测,矩型入口按45米计,可容3-4个挖凿面,挖深几米后可再增加。出口只有一处,开凿出的废石必经由此出口搬运而出。初搬时距离近,10米以下距离加长坡度加陡,劳动强度增大,劳动力也同比增加。几千精壮劳力轮换施工,一锤锤、一凿凿挖下86万立方米石块,又一筐筐、一担担日日夜夜从窟底搬抬,绝非几年时间。尤其是开在石窟顶部的狭小洞口使人员进出和物品搬运极为困难,加大了施工难度,也为工程量的推算又增添了许多困难。




      贾钢(上海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系教授,专门从事地下结构力学和施工组织学的研究)教授认为:龙游石窟规模巨大,因此工程难度很大。要开挖这样的石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石窟的入口很小,大概只有20几平方米,而且没有其他入口。开挖的时候,先从地上开一个20多平方米的入口,然后从入口向下面挖,挖出一定深度之后再向里挖。这样一会儿向下挖,一会儿向里挖,由外向里逐渐推进。这种施工方法,很像明清时代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窑的建造,那种窑叫做地坑窑。现在看来,龙游石窟是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的。这样大型的工程,就算拿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开挖的话,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程,何况在没有现代机械与爆破技术的古代呢?这样浩大的地下工程,就算是在现代也是很少见的.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14:28 , Processed in 0.01849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