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87|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宋清辉:未来或有超过50%银行职员被裁掉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0

好友

303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前天 09:17
  • 簽到天數: 223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1578
    威望
    3035
    主題
    134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大學生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2:05:42
    宋清辉:未来或有超过50%银行职员被裁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和讯网采访时表示,随着金融科技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和不断革新,各大银行纷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领域加码,并在数字化、智能化柜台以及万物互联的“竞技场”中展开新一轮激烈角逐。“这些新技术对整个银行业产生的威胁是无比巨大的,并在未来可能会导致超过50%的银行职员被裁掉。在此背景下,无疑会对银行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现有的传统银行必须尽快转型成为一种新型的智能银行,才有可能避免业绩大度下滑的局面。”宋清辉如是说。

    因看好科技赋能,多家银行已明确表示未来将重金投入金融科技,借以完成“弯道超车”。

    随着国有五大银行2017年业绩陆续披露,银行减员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年报数据显示,五家国有银行员工在境内银行机构员工全部减少,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减员都在8000人以上,中国银行仅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员工减少96人,整体员工数量不降反增,交通银行境内银行机构从业人员减少了1259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员工的人数的减少薪资却在增加。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和讯网采访时表示,随着金融科技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和不断革新,各大银行纷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领域加码,并在数字化、智能化柜台以及万物互联的“竞技场”中展开新一轮激烈角逐。

    “这些新技术对整个银行业产生的威胁是无比巨大的,并在未来可能会导致超过50%的银行职员被裁掉。在此背景下,无疑会对银行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现有的传统银行必须尽快转型成为一种新型的智能银行,才有可能避免业绩大度下滑的局面。”宋清辉如是说。

    减员:金融科技下的冲击

    据各银行年报数据,2017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减员分别为8701人、9391人和9861人,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境内银行机构数量也都均有减少。

    2017年,多家银行铺开智能柜台。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共布局建设自助银行16.84万家,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设备80.26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1.39万台;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400.06亿笔,交易总额66.13万亿元。

    客户可在银行提供的智能设备中办理多项非现金业务,包括开户、签约电子银行、转账、结售汇、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理财产品签约、贵金属买卖等12个大项107个小项业务,覆盖银行柜面80%的非现金类业务,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柜员的职责被削弱甚至被取代。

    宋清辉建议道,在金融科技汹涌来袭之下,传统银行的一些低效网点需尽快“瘦身”,向智能化等方向迈进,以满足客户更加复杂、更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若不能够及时转型,现有的各类技术足以颠覆传统的银行业,一些银行业务将会消失,例如常用的银行账户可能会在10年内,最快5年内消失。“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避免,金融机构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并尽早做好准备。总体来看,智能化、特色化以及虚拟化将是未来银行业发展趋势。”

    基于此,各家银行宣布会在2018年重金投入在金融科技上。中行、招行、光大等多家银行透露,今年科技投入将占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的1%至2%。

    中行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明确,每年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少于上年度集团营业收入的1%;3年至5年内集团内科技背景人才占比将提升到10%,重点培养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客户体验师、互联网安全专家等数字化人才。

    招行2017年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投入金额为上年税前利润的1%(约为7.9亿元),2018年又提高至上年营业收入的1%(约为22.1亿元),投入资金一举增加将近三倍。

    科技投入一个立竿见影的结果是,零售业务放量增长。2017年,平安银行在科技引领下的零售转型,一年时间就实现逆袭,零售贡献七成利润;而招行在保持零售增长的同时,零售客户数突破1亿户。

    在加码运用金融科技的潮水之下,减员或不可避免,但是银行的薪水依然令人羡慕不已。

    银行整体加薪5.4%

    据媒体统计,包括已发布年报数据的国有五大银行以及股份行、城商行在内的15家银行去年合计发放薪酬1503.6亿元,相比2016年的1427亿元,增加了76.6亿元,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薪金支出上升5.4%,就是说银行员工去年的平均工资出现了上涨。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绝对薪酬支出遥遥领先,2017年的薪酬支出均超过200亿元,其中农业银行最高,达268.3亿元。

    2017年多家银行的人均薪酬超过40万,其中招商银行以48.98万元的平均薪酬领先,相比2016年的人均45.14万元,再次涨薪8.5%,这是招商银行薪酬连续第5年上涨。排在第二名的中信银行,去年人均薪酬达45.36万元。

    平安银行虽然整体薪酬仍居前列,但同比出现下降趋势。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统计,2015年平安银行人均薪酬为47.26万元,而2016年则降至34.43万元,下降近13万元,降幅为27.14%,2017年则继续下降至32.1万元。

    虽然银行的整体薪酬增速有所减缓,但金融行业的收入仍位列行业薪酬前三甲。国有大行的平均薪酬相对低一个台阶,不过相比2016年均有提升,如建设银行2017年的人均工资为27.32万元,相比2016年的25.86万元提升5.65%。原标题:减员不减薪:银行“抢道”发力科技创新

    16

    主題

    5

    好友

    5959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2-28 02:27
  • 簽到天數: 96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5
    金錢
    3533
    威望
    5959
    主題
    16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文明人 回文勇士 教授

    沙發
    發表於 2018-4-9 16:33:27
    我也担心我被炒掉

    1萬

    主題

    0

    好友

    9萬

    積分

    比思貴賓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5-1 06:59
  • 簽到天數: 4482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成長值: 139050

    推廣值
    0
    貢獻值
    17777
    金錢
    1085
    威望
    95358
    主題
    11213

    回文勇士 中學生 高中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大學生 文明人 教授 愛因斯坦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文章達人

    板凳
    發表於 2018-4-9 19:13:43
    太好了,一起失业吧

    0

    主題

    0

    好友

    218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前天 21:40
  • 簽到天數: 191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3764
    威望
    2182
    主題
    0

    簽到勳章

    地板
    發表於 2018-4-27 08:30:22
    现在银行真的很少去了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0 08:19 , Processed in 0.02131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