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传递远古信息的使者

[複製鏈接]

3396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5-26 10:37
  • 簽到天數: 45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5
    金錢
    12
    威望
    16771
    主題
    3396
    樓主
    發表於 2021-9-4 13:41:31
    凡青少年都会崇拜科学家,因为他们能探索宇宙的奥秘,发现宇宙间事物演变的规律。但其实科学家也是平凡人,他们之所以能识破规律,只因他们善于捕捉信息,特别是
          
    那些常被人们忽略的信息。

      科学家究竟如何捕捉信息﹖又如何根据信息而识破事物发展的规律呢﹖科学史上有3个与化石有关的典型例子。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如博物馆中陈列的恐龙骨架。化石中储存着大量宝贵的信息。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些信息,创立了3项伟大的理论。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南美洲草原上发现了许多已经灭绝的巨型贫齿目动物的骨骼化石,如大犰狳。这些动物和现代居住在同一地点的犰狳非常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给达尔文以启示: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进化。也可以说,大犰狳化石促成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有一次生病躺在床上,床前正巧有一幅世界地图。他在无意中发现:如果把大西洋去掉,那么南美洲与非洲大陆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魏格纳病愈后,听到一条新闻:在非洲和南美洲均发现了一种名叫“中龙”的化石。据古生物学家研究,中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爬行动物,身长不到半米,骨骼纤细。所以中龙是不可能横渡大西洋的。中龙化石给魏格纳启示:南美洲和非洲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古生物学家又发现,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南极洲等地,都找到了一种名叫“舌羊齿”的古植物化石。舌羊齿与中龙大体上同时代。这些化石使古生物学家确信,在遥远的古代,上述几块大陆都曾连接在一起,名叫“冈瓦那古陆”。魏格纳根据上述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但魏格纳没有达尔文走运。达尔文在晚年亲眼看到了生物进化论的成功。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却在他生前及死后的30多年内一直遭到批判。

      但化石确实没有使古生物学家失望。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地质学家陆续得到了许许多多新的证据。大陆漂移学说终于在地学界被公认了。

      众所周知,在地球的表层,除了地圈和生物圈外,还有两个圈层,即大气圈和水圈。1974年美国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弗林特教授预言:继生物圈和地圈的基础理论的确立,第三项理论,即关于大气圈的基础理论必将在本世纪末以前问世。

      弗林特指出,第三项理论将解决地球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成因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项新理论终于出世了。令人惊奇的是:促成这项新理论诞生的又是化石。

      这个问题要从地球仪开始说起。地球仪总是倾斜于桌面。因为桌面代表黄道面,地球沿着黄道面,围绕太阳公转。现代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是235°,科学家称它为黄赤交角。

      在今日的世界上,凡纬度高于665°的地方,被称为寒带或高纬度地区;凡纬度低于235°的地方,被称为热带或低纬度地区;而在两者之间的地方,则被称为温带或中纬度地区。

      据科学家研究,在地球的历史上,只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全球的气候状况与今天相似,即世界上可以分出热带、温带和寒带。而在其余的十分之九的时间内,地球上是没有寒带的。

      在那十分之九的时间内,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也十分温暖。在那一带生活着各种高矮不同的常绿阔叶树,而各式各样的动物如恐龙、鳄、蟒、龟等等则在林间漫游。

      科学家的这种描述是有根据的。因为上述各种动、植物的化石都是在现今的高纬度地区被发现的。不过,大陆是可以“漂移”的,今日的高纬度地区会不会在远古时代曾处于纬度较低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用古地磁测量法得出各个地区不同地质时代的“古纬度”,结果是,南极洲古代曾位于低纬度地区。科学家为其建立了逐渐移向它现今位置的全部轨迹。

      在现今的北极地区,在一亿年前各地的古纬度虽然与现今不完全相同,但其差异是微小的。换句话说,古纬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十分之九的时间内,地球的南、北极地区的气候都是相当暖和的。

      例如在一亿多年前,鳄、蟒、龟、鳖等动物曾生活在当时的两极地区。而在现今的高纬度地区,这些动物都是没有的,因为每当冬季降临,它们都会被冻死。此外,在一亿多年前的两级地区还生存过大量常绿阔叶植物。

      据植物学家研究,只要常绿阔叶植物存在,它们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太阳光。植物学家把最低限额的太阳光称之为“光照的补偿点”。在现今的高纬度地区,冬季的太阳光实在是太少了,远远低于它们的光照补偿点。

      据科学家研究,要使高纬度地区在冬季能获得相当于“光照补偿点”所需要的太阳光,只有一条途径:即减小地球的黄道倾斜。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澳大利亚、美国和我国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在一亿多年前,地球的黄道倾斜比现今的23.5°小得多,可能在5°~15°之间。这是当时那些动、植物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一门新的学科——天文气候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了。也许它就是弗林特教授预言的那项新的理论。而化石对这个新理论的建立功不可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6 12:20 , Processed in 0.01833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