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了自己的名人堂

[複製鏈接]

2343

主題

0

好友

8263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前天 19:41
  • 簽到天數: 545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2
    金錢
    150
    威望
    8263
    主題
    23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7-22 18:06: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首屆中國籃球名人堂舉薦入堂成員合影。

      蔣興權在入堂儀式上演講。

      中國籃協供圖

      4月9日,在中國現存最早的籃球館所在地——天津青年會南開區東馬路會所舊址內,一眾“高人”齊聚一堂,中國籃球史上首次名人堂入堂儀式在此舉行。

      白發蒼蒼的男籃名帥、開創時代的女籃名宿、闖蕩美國的“追風少年”……儀式上,為中國籃球寫下傳奇時刻的入堂成員,講述了自己的籃球故事,分享了中國籃球的傳承歷程。

      樹立自信 致敬籃球名人

      入堂儀式上,15名“特別致敬人物”、9名舉薦入堂人物以及“新中國籃球運動杰出貢獻獎(五十杰)”優秀集體榮膺2022年中國籃球名人堂成員。

      儀式現場,名人堂舉薦入堂成員:胡衛東、劉玉棟、王治郅(男運動員),宋曉波、叢學娣、鄭海霞(女運動員),蔣興權、許利民(教練員)以及優秀集體——“新中國籃球運動杰出貢獻獎(五十杰)”獲獎成員吳忻水、黃頻捷、郭永林、張力軍、匡魯彬、王非、王芳、李昕等受邀出席。此外,多位已故名人堂成員家屬代表也應邀出席了本次入堂儀式。儀式上,象征中國籃球至高榮譽的名人徽章被呈遞到每位名人堂成員或家屬代表手中。

      “中國籃球名人堂項目是弘揚籃球文化,建設籃球人精神家園的重要舉措,也為項目文化建設帶了個好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劉國永說。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曾在2016年入選美國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如今,中國籃球也擁有了自己的名人堂。

      “籃球運動深受廣大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名人堂建設對於講好中國籃球故事,樹立中國籃球文化自信,對於連接、凝聚和激勵籃球運動參與者具有現實及深遠意義。”姚明說,“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有些星星的亮光我們早看到,有些晚看到。不管早晚,他們都是銀河中值得我們仰望的一顆明星。”

      有笑有淚 講述籃球故事

      入堂儀式上,8位舉薦入堂人物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籃球經歷。既幽默又深情,有笑聲也有淚水,勾勒出中國籃球的一段段發展歷程和一幕幕動人故事。

      83歲的蔣興權,在幾十年的執教生涯中培養出李春江、吳慶龍、張勇軍、宮魯鳴、吳乃群等一大批優秀的球員和教練員。他說,自己記得50多年教練生涯中的每一名弟子。

      “有一次訓練的時候,劉玉棟和胡衛東有點沖突,我讓他倆一邊站一個反省。后來工作人員送來汽水,胡衛東很聰明,立刻就來找我道歉喝汽水了。劉玉棟憨憨的,還在一邊傻站著呢。看見認錯有汽水喝,他也認錯了。”蔣興權講起帶隊時的趣事,引來笑聲陣陣。昔日的“當事人”劉玉棟和胡衛東,如今也進入了榮耀殿堂。

      “當年兩個小朋友,今天都來到名人堂,我很欣慰。”蔣興權說,“任何榮譽都比不上弟子們為籃球事業的發展努力。能為國家培養優秀的籃球人才,比立功更重要。”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卻有人永遠熱愛籃球。劉玉棟說,每個人的籃球天賦有高有低,但努力無極限。“我今天能夠站在這裡,靠的就是我的‘老朋友’——10塊碎骨。它見証了我的榮耀和遺憾。疼痛成為了我的習慣,但對籃球的熱愛讓我忘記了傷病。”

      胡衛東在演講中回憶道,自己走進籃球場,是因為懵懂時的一句話。“9歲那年,我向啟蒙教練周兆華說:‘教練,我想打籃球。’”胡衛東說,“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我比《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早說了26年。”

      叢學娣是入堂人物中個子最矮的,從青年隊、成年隊到國家隊,她作為中國女籃后衛線上的一把尖刀,幫助中國女籃獲得兩屆奧運會獎牌。“誰說小個子不能打好籃球?隻要能練就過硬的技術特點,一定能在籃球場上發揮作用。”叢學娣說。

      一雙球鞋 傳承籃球夢想

      在舉薦入堂人物的演講中,一雙雙籃球鞋記錄了籃球夢的傳承。

      “我進籃球隊的第一雙專業籃球鞋,就是穆鐵柱指導給的。穿前輩的籃球鞋,是我們這一代籃球運動員的傳統。”鄭海霞談到“球鞋”的意義時,收獲了台下的掌聲。她說,期待未來年輕運動員可以超越歷史,為中國籃球創立新的篇章。

      “我小時候長得太高,14歲就穿52碼的球鞋。當時要了一雙鞋,后來才知道是(鄭)海霞大姐的。再后來一問,姚明也要了一雙球鞋,也是海霞大姐的。”王治郅說,“感謝海霞大姐,成就了我們倆的籃球夢想。”

      1895年,籃球運動自天津傳入中國,此后向北京、保定等華北地區和沿海、沿江的華東地區的上海、南京、蘇州、杭州,華南地區的廣州、香港,華中地區的武漢以及內地其他省市的青年會組織傳播,並逐漸推向社會。

      如今,中國籃球已有128年的發展歷程。致敬傳奇、推動傳承,是中國籃球名人堂設置的初衷所在。

      “我們要向前看,也要看我們從哪裡來,過去有什麼故事,創造這些故事的人為我們留下了什麼。當這些被一一講述,並成為我們基因的時候,未來的道路就會越來越清晰。”姚明說。

      在儀式最后,“五十杰”代表吳忻水和黃頻捷從姚明手中接過了沉甸甸的“優秀集體”獎杯。“我衷心地希望並且相信,中國籃球能夠源源不斷地涌現更多‘五十杰’,讓中國籃球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吳忻水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12:07 , Processed in 0.0816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