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0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造血液添新族

[複製鏈接]

268

主題

30

好友

957

積分

比思貴賓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前天 08:32
  • 簽到天數: 203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成長值: 98355

    推廣值
    0
    貢獻值
    62
    金錢
    3253
    威望
    957
    主題
    2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21 09:30: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近日,罗马尼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人造血液——由水、无机盐以及一种深海昆虫体内提取的蚯蚓血红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时间替代血液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代谢。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广应用,则有望缓解血库的供给短缺,甚至避免血液污染的风险,同时通过化学修饰,实现对气体的高溶解度,避免气泡的产生,大大提高输血的适用范围和临床功效。

      血液的组成有机而复杂。为了维持体内的生化环境稳定,人体的造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因此在面对如外伤、外科手术等突如其来的血液需求时,往往需要从外部输血。而传统的血液来源只能依赖公民献血,不仅供血量不稳定,而且面临各种风险:血源中的HIV病毒、肝炎病毒等存在着传染的可能;心脏搭桥手术的输血过程中一旦出现小气泡,将危及患者的健康;在患者需要高氧治疗时,普通血液的携氧能力又不尽如人意。人造血液正是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应运而生。

      近年来,人造血液一直是国内外的学术热点。随着生化技术不断进步,一些人造血液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这些人造血液从设计思路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乳化了的全氟碳制剂,即全氟碳乳剂,通过溶解氧的方式来完成血氧代谢。这种化学制剂结构简单,运用方便,且有很高的溶解氧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医疗辅助。另一种思路是模拟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机制,罗马尼亚科学家拉杜教授设计出的人造血液采用的便是这种设计思路。这类人造血液有着较好的生理相容性,输血后产生的排异反应和免疫反应较小。以往的人造血液由于缺少自然血液中所必需的生化组分,其血氧解离曲线(一种描述携氧能力的关系图)与正常生理情况不一致。人造血红蛋白在无细胞的环境下,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对血液渗透压影响也较大,且有一定的肾毒性,而拉杜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既可以很好地模拟生理环境下的血液携氧机制,又能保持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肾毒性和对血压的扰动。这种人造血液的最新动物全血置换实验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近期内有望用于临床试验。血液这个象征生命的红色液体,在人体循环系统中往复流动,在血浆的维持和运载下,血细胞各司其职,完成极其复杂却又高度有序的免疫、运输、代谢等过程。模拟如此精密血液功能的科学研究过程注定是复杂而漫长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造血液会越来越完整地实现自然血液的生理功能,相应地,血库告急、配型不符之类的问题也有希望随之迎刃而解。




    29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5 12:22 , Processed in 0.0205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