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1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现代修仙录》

[複製鏈接]

385

主題

33

好友

4166

積分

比思貴賓

黄色军团

Rank: 10Rank: 10Rank: 10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2022-10-11 06:43
  • 簽到天數: 807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110
    貢獻值
    1347
    金錢
    8733
    威望
    4166
    主題
    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推廣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章達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1-7 23:36: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q630937336 於 2011-11-7 23:37 編輯

    现代修仙录.txt (1.32 MB, 下載次數: 151) 修真之学 意念周天和武道周天(通俗易懂)


    修真之学 庄子心斋听息法(入静妙诀)

        庄子心斋听息法(入静妙法)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

        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

        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这个东西常和太虚之气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以上是孔夫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工夫的做法。

        这种工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工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的加以说明: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埋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功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修真之学 如何真正做到内视(揭开迷惘)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内视

        内视就是内观,是指意识内向,收视返听,排除环境刺激因素的干扰。“内”是指人体内部,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的。古人称自然现象为外象、外景或外境;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内象,内景或内境。

        “观”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也称“观心”或“照心”,特称为“正念”。与自意识活动相对应,后者又称为“动心”或“妄心”,特称为“妄念”。

        在练功过程中,静“观”的意念是必须保持的,否则,入静诱导将会导致昏沉或转化为睡眠。可以通过垂帘微闭来防止瞌睡。而“动心”是气功入静锻炼中必须制服的对象。排浊练神功的“守一适中,恍惚朦胧”就是正念静观的最佳保持。

        内视的具体做法:(观光法)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1t;ahref=.>.</a>

    修真之学 静功之道(修武修道的基础)

        静功之道(修道基础中的基础)

        道家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

        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炼功。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先要求双肩下沉。

        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

        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

        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又称“子午决”,两手抱诀这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4指放在左手4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

        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热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道家没有男女之分。

    修真之学 大道论修道筑基(最系统的整理)

        性命双xiu---道家独特之术。

        炼精化气之前的身体状态:混沌虚无之境(入定)--六感内敛--心息相依--连通后天、先天--七识形成--肾间动气(活子时、小弟弟举起)--三分归元气合力--浑然小周天--胎定息成。

        筑基第一步功夫:修性(如何修性?需要入定,如何入定?需要入静,静到极处为定)

        静功-----------------入静状态,也叫进入混沌虚无(入定)(修静是为了修性。)入静之法:庄子心斋听息法-----达到六感内敛,“心息相依”----心息相依到极致可以入虚无。

        (一刹那的时间形成)现象:

        虚无之中,六感内敛,丹田跳动,打开气机。

        先天之炁(元气)自虚无中来进入丹田和人的呼吸相交合形成元气的内息。

        随着丹田跳动,元气的内息完全取代外息,此时丹田的跳动形成节律,在丹田又形成特殊的“真”环境,类似于虚无的宇宙环境,也叫先天环境。

        先天环境形成,并且具有了虹吸、排化作用。

        此时人体内的元精在丹田虹吸的作用下,开始回归,自生殖器往丹田处流动。

        元精在元气的感召下,直接回归到了丹田。

        回归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归元,有了归元,道家的炼精化气才有了基础。

        明确的说,比如辟谷、马阴藏相(小弟弟回复到童子时的状态)、胎息节律是丹田使先天、后天的连通的同时,就已经萌动的很多功能。

        马阴藏相:即返还童子之下体。

        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

        三分归元气:形成先天真环境后,丹田形成的三股气息。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基础、

        入静状态下修炼性功--------观光法(用来内视的法门)-----------性功圆满

        听息、观光两**门。

        性功圆满,合乎先天,元神(潜意识)主事,识神(平时我们的思想)退位,到达先天境界(其实是在丹田形成先天环境)先天真炁(元气)动

        筑基第二步功夫:炼命(炼元气)-----炼精化气(后天转先天--返还童体的过程)

        元精受到元气吸引入丹田,通过意守丹田(升阳的差额呼吸法)生热,炼化精气得先天真气。

    修真之学 筑基炼己经验谈!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起就是打基础。

        打基础就是筑基。大家都知道修炼丹道也要筑基,所以自然认为筑基是丹道修炼的起点,是第一步。

        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人常说“炼己筑基”,筑基前还有个炼己之功。

        炼己是干什么呢?就是收心。因为我们的识心很乱,有七情六欲,燥动不安,象猿猴与野马一样难以训服,你要炼功,你得收服它,古人叫“收心猿锁意马”。你得能收住这个心意才成。

        为什么要收服它?因为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有七情六欲的这个心,叫识神。

        神就是主宰你的那个意识体。我们身上有两个神。除了这个识神,还有一个元神。识神与元神是互为阴阳的。阴阳是此消彼长的。识神是不永恒的,它随你生而生,你死了,它就消失了。不恒久,不是你真实的主宰。

        元神才是记载你累世信息的,才是合于这个宇宙自然规律的意识体。只有它才能长存不败,合道永真。所以,它是合于先天的,叫元神,是你真正的主宰意识体。

        但我们的元神是很弱小的。平时都是强大的,燥动的识神主宰着你。元神没有地位,只能潜在你的祖窍玄关之内,寂寂的不动。只有把你的识神收服了,收住了。元神才会怯生生的探出头来,你才会看到它。你才能叫出它来。并训练它,让它成长,育,壮大。洗尽污染,最后真正的主宰你,表现神通,体证自然的本质,才能合道永真。

        所以,要修本性元神,你得收心。把元神叫出来了,才叫先天修炼。佛家才叫禅。

        除此之外,“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内丹修炼的三品大药,除了元神,还有元精与元气。称之为“元”,它就是先天的。

        先天的精,藏于肾宫。在天人感通之时,元精就表现出来了,出现了活子时效应。只有在清宁无念,以元神知会它时,它才是先天精。而一旦活子时一起,炼己不纯,识心一觉,淫心一动,元精就不呆在肾宫里了,就离开肾宫。包括五脏之精,都要离宫(离开五脏)而化为后天之精,就走失了,不能采炼了。

        所以,要在筑基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采炼元精,就要炼己纯熟,心意清宁,水源至清,元神会之元精,成功才有保证。

        而元气呢?叫“炁”,先天一气,宇宙的初始态,是一阳未判的一气状态。

        人的先天一气禀受于父母。很少,会随着生长而消耗。要让元气充足,就要得宇宙虚空的先天祖气以充实自身。

        先天一气是虚无状态的。要与虚无先天感通交流,也得进入虚无状态。就要炼己收心,把识心收了,才能入虚无境,才能天人感通,先天一气才可以不采自入体内。才能补充人体亏空的精气。才能保证筑基成功。

        综上所述,要炼丹道三品大药,前提就是收心入虚无。就要炼己。

        炼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静坐中,收心猿锁意马。让识心收住,归复于清宁虚无的心意清源的状态。古人叫虚极静笃态。这时才有先天清源生。

        另一个就是离不开道德修养。不重视道德修养,欲心就重,妄心就重。七情六欲愈来愈重,你就收拾不了它,你就主宰不了它。所以得存道德之心,行道德之事。

        德修好了,才能无私无欲,心念淡泊,心才收得住,才有可能返归先天。古人修德不容易。得侍候师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守清规戒律,使心欲不乱。学师父的品行道德,理解道德要义,才能自然谨守,欲心不起,妄心不起。

        现在人多数没有这个条件了。怎么办呢?同样要在日常生活中炼己,做好道德修养。该做的,要义不容辞,不该做的,势可为而不为,让心中无愧不憾。慢慢的,自然悉心不妄。心念淡泊。心就好收。收住了,炼己才有可能成功。

        功夫不好做,只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做不到,强行跳跃,只能走上歧途,终不能窥得大道门径。所以,炼己一定要纯,心要收得住,要能时时进入虚无先天状态。这就是火候。

        ————————————————————————————————————————————————————————

        看完,大家是不是觉得对于修真的认识清晰的许多,好东西一起分享,俺只要收藏和票票!

        &1t;ahref=.>.</a>

    修真之学 凌波微步(六十四卦卦位图)

    [[[cp|:49o|h:488|a:1|u:581751.jpg]]]

    修真之学 大道本心论

        修道必须要修炼道心,因为有道的基础之后(比如能够入定了,因为沟通了先天和后天),修炼道心就需要炼心。

        说到道心就要说到人的元神。

        什么是元神?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

        平时的时候,人的潜意识都是潜伏在意识(识神)之下,不会出现。

        修道就是要让元神重新接管人的身体,因为元神与先天有关,与长生有关。

        修道人要壮大元神,当人的元神每壮大一分,就越能很好的控制人的意识,控制人的身体。

        壮大元神必须要经历的同样是炼心。

        每经过一次炼心,精神力量(主要为意识)就会强一分,元神也就会壮大一分。

        炼心就是炼本心。

        什么是本心?

        本心是每个人的原始冲动。

        每个人一出生总会有一些自己自内心最想做的事,这种最原始的冲动就是本心。

        有人喜欢玩游戏,有人喜欢写小说,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社交等等。

        而大道本心蕴藏在每个人的元神中。

        人受生之初,在母亲体内之时,得天地宇宙之中的先天之炁入体,一部分蕴藏在人的生殖器官和基因细胞中,一部分蕴藏在人的元神中与大道本心相连。

        大道本心管理着各种各样的本心。

        大道本心是原始本心,其他如无畏之心、不屈之心、学习之心等等都是衍生出来的本心,他们的壮大能够滋养着大道本心。

        他们的关系是总和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人的元神依靠大道本心统摄人的各种各样的本心,这些本心以神秘的先天能量与人体相勾连。

        人修道之后,拥有了先天气息,这些本心就会起作用。

        因为人的各种本心又控制了人体内各种各样的基因细胞,这些基因细胞只受这些本心控制,通过神秘的先天能量无形连接着,所以要控制基因细胞才能突破瓶颈。

        因为基因细胞是与人的各位本心存在莫名的关系的,如果各类本心得到了增强凝练,就能控制越多的基因细胞,直到某一天,各类本心真正融入到大道本心中去,身体也就在自己的彻底控制之中了。

        本心的修炼得到基因细胞控制力的增强,身体控制力增强,力量就强了。

        这就是境界的提升。

        所以,它本质上就是本心的凝练,增强。

        普通人为什么做了这些事之后没有什么效果呢?

        因为这些本心都是与先天能量相关联,普通人身上没有先天气息,所以这些本心不起作用。

        修道人,特别是能入定的修道人,他们身上有先天气息,所有本心的修炼作用很大。

        总结:修道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不断加强元神,增强大道本心的过程。

        俗话说的红尘历练,一朝顿悟就在于本心修炼的程度了

        本心修炼————》大道本心————》元神————》基因细胞————》身体(骨骼、经脉、骨髓)

        &1t;ahref=.>.</a>

    第一卷 世间有真仙,我为地上仙! 第一章 世间有修真?

        在天空中云层的一个不知名空间处,一枚菱形状晶体悬浮其上,散出动人心魄的光芒。空间中似是有游离的电磁波能量在缓慢移动,缓缓注入晶体之中,晶体在能量注入后变得越璀璨了。

        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晶体突然出一阵强光,晶体内部晶莹闪烁,从里面中传出一阵浩渺宏大的声音,沧桑而悠远的语调,好像在述说着天地宇宙间的至理:

        ——世人多迷惘,不求真,不求道;不问天数,不明天道,终堕轮回。一世记忆,一生修为终化流水。——

        ——天地宇宙,世间寰宇,自古真仙恒常在,如今谁可为地仙?——

        ——求存,求生,求活,最后求真,一念即永恒。信则有,不信则无。——

        ——信仰者,道恒信之,得享天道。——

        宏大的声音似乎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天地宇宙中响起,却又像是停留在人们的心中,拷问着人们日渐麻木的心灵。

        空间中的强光慢慢消失,晶体一阵忽闪然后也跟着消失不见,似是往云层下面的城市而去了。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日。

        现在是幸福的大学暑假,而暑假的今天,注定将成为不平凡的日子。

        因为,今年是二零一一!!

        江南市沧浪区中心医院中医门诊部,门诊部里面有一对怪异的组合,一老一少相对而坐。一双满是皱纹的老手搭在少的脉搏上,看样子应该是在看病,但又实在是不像。

        照理说,看病的医生都应该穿着白大褂,但这个老人却没有。

        一身灰色唐装短袖丝绸衬衫使老人看上去神气十足,老人身材匀称,脸上也没有常见的老人斑,应该是“传说”中的保养有术。老人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眼睛较小,脸上始终挂着一副慈祥的笑容。

        “恩……你这是岔(cha)气了,学名又叫急性胸肋痛。”老人低头沉吟了一下,对年轻人说道。

        接着,老人又把手从对面年轻人的脉搏上拿开,然后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眼,“你这孩子,是不是感觉呼吸的时候有点难受,好像有一股气在往里面钻,而且胸部两侧还不时地感到疼痛?”

        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有名的中医大家,名叫李天河,在传统中医上有极高的造诣,对人体生命更是有着极深的了解,因此他在整个江南市甚至是全国都享有极高美誉。

        平时来找他治疗的人不是资产千万的大富豪就是掌握实权的的政府高官,而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一身便宜的着装显示他显然不属于那两类人中的一种。

        而今天这个年轻人有幸坐在老伯对面接受治疗,可谓幸运到了极点,但他看起来似乎没这个觉悟,不安地坐在椅子上,脸上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如果年轻人此时的表情被那些平时连老人的面都见不到的人知道了,估计他们会大骂年轻人不知好歹,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李天河平时很少到医院,基本都是自己在家研究中医之道,有特殊的病人就前去出诊。

        今天能来到中心医院可是把一众医院领导乐坏了,一众人前呼后拥,半步不拉的跟在李天河后面,差点没把他给烦死。

        后来,好不容易瞅了个机会脱身出来,才得了点安宁。那时见门诊部没人,而又正好遇到了前来看病的年轻人,而李天河对他的病又很感兴趣于是两个一老一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玩起了“鸠占鹊巢”来。

        起初,叶枫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老伯存着怀疑的态度,秉着“天下没有白费的午餐”这一理念,愣是不让他给看病,着实把他郁闷得不轻。

        平时找自己看病的人自己多的都数不过来,今天倒好,自己主动给人看病还给人拒绝了,好在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兴许没听说过他,也就不和他一般见识了。

        接着李天河露了一手,告诉他自己在江南市还是有点名气的,叫他不用担心给他看坏,才在年轻人惊异的目光中略微得意地将他带进了那个空着的门诊部,进的时候还没忘了在周围瞅几眼看看有没有人来。

        此时,对面的老伯俨然一副老学究的模样正教训着对面的年轻人,而对面的年轻人苦着脸不住地点头应“是”。

        年轻人名叫叶枫,是Js省金陵市金陵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

        叶枫长的算不得健壮,脸颊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边框小眼镜,整个看上去倒是有点小帅。

        不过,叶枫自己却不认为自己与帅沾什么边,反倒是他大学的的一些无良室友常常开玩笑说,要是叶枫到了古代,估计就是一标准的翩翩佳公子,搁现代倒也勉强算一典型的小白脸,凭他这长相,以后肯定过的“舒服逍遥”。

        对此,叶枫也只有苦笑的份。

        “对,对,就是这样。”听了老伯的诊断,再一验证自身的情况,叶枫顿时就产生了眼前就是高人的感觉,心里同时不断嘀咕。

        还是江南市的名家厉害啊!水平就是比一般的医生高!

        随便往我身上这么一摸就知道我出了啥毛病,真不愧是咱江南市的名医。

        而且这位老伯连白大褂都不用穿,看来是真正的隐士高人。

        可怜的叶枫将不穿白大褂当成了高人的代名词,如果李天河听了估计会苦笑不已,这纯粹是个愣头青啊。

        李天河咳了两声,似乎很满意叶枫的态度,对他点头笑道,“呵呵,你这病幸亏遇上了我,我用独传的针灸很快就能帮你解决。要是你在其它医生那里,恐怕还得疼个一段时间才能治好,而且还容易留下后遗症。”

        叶枫心里一惊,心中思忖这话的准确性,但又转念一想,自己恐怕也没有好被惦记的,人家犯不着浪费时间这么唬自己,于是便放下了心。

        “那,现在马上能治好?不过,那个,不知道治疗费怎么样?”叶枫有点不好意思的搓了搓双手,干笑一声,略微紧张的望着李天河。

        这么高效的治疗手段费用肯定不便宜,自己不一定负担的起啊。

        同时叶枫又在心里狠狠咒骂那万恶的什么“混元气功”修炼功法,什么狗屁不如的东西!人家一练就能手劈大砖,胸碎大石,自己一练就练出这狗屁的急性什么痛,说不定因为这个以后还会得个鸡胸,自己一生那不得完了。

        一想到那几乎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的可怕后果,叶枫头上不由冒出一阵冷汗,心中一阵后怕。

        “呵呵,有我在,现在当然能治好了,而且这个治疗费也不用你出,这点小钱我还不在乎。不过,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得的这病,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你看怎么样?”李天河似乎看出了叶枫的顾虑,笑吟吟地指指他的胸口,眉毛向两边敞开,一张老脸向里紧缩,对这他呵呵直笑。

        李天河笑的叶枫心里一阵恶寒,还以为这怪异老伯有啥特殊癖好,心下不由打了个寒战,咱可是一纯爷么儿,不搞这玩意儿。

        叶枫小心地指指自己胸口,紧张地问道,生怕老头提什么非分的要求,“老伯,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天河嘿嘿一笑,一双老花眼骨突,眼神瞅着叶枫,“身病好医,心病不好医,你的病肯定都是因为你心中所想而引起的。只要你把这个得病的原因讲出来,今天的费用就算你付了。”

        啥?有这样的好事?

        叶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疑惑道,这老伯怎么对我怎么得的病这么感兴趣?莫非里面有什么玄机?……算了,还是赶紧解决正事儿要紧,把我这急性什么痛给搞定再说。

        叶枫正待说话,对面的李天河低头想了想,突然制止了他,“小伙子,你先别忙说,让我猜猜。恩……你这病是自己练气功练出来的?”

        听老伯这么一问,叶枫的一张脸顿时就像是窜上了一朵火苗,红到了耳根。

        李天河见到叶枫的表情,心中估摸着自己应该猜了个**不离十,脸上似有几分得意。

        莫非,把脉还能把出我做那事儿?

        叶枫心里郁闷的想道,管他鸟,我这又不是见不得人的。

        叶枫打算老实交待。

        “其实,那个,应该不算是气功吧,我可是在修真炼气。”叶枫尴尬地挠挠头,虽然习惯了别人的嘲笑,但此时说出来还是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但对于提到修真这件事,叶枫眼中的神情却显得异常坚毅,不带一丝怀疑。

        李天河听了似乎愣了一下,脸上带着惊奇,眼中神光一现,想也没想,嘴上竟然脱口而出,“你知道修真炼气???嗯?不应该啊,你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会知道修真呢!”李天河此时皱着眉头,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叶枫听了浑身一震,楞了半晌,眼中难掩莫名的兴奋神色。

        李天河意识到自己好像猜错了,干笑一声,正要解释。

        然而叶枫却是双眼亮,盯着对面的李天河,双手更是紧紧抓着他的手不放,带着略微颤抖的声音问道,“难道,难道”叶枫咽了口唾沫,“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修真?”

        —————————————————————————————————————————————————————————————

        修真究竟为何?我们究竟被什么蒙上了双眼,看不到生活中的真实?不甘平凡的你啊,请支持本书,我会还你一个真实的,可预见的世界。求推荐、收藏!欢迎大家去书评区留言。

    第一卷 世间有真仙,我为地上仙! 第二章 隐藏在世俗中的修真界

        平凡的人平凡久了,在心里往往会被暗示生而平庸,从而窝窝囊囊的过上一世。但又有人不甘于平庸,于是有人消沉、有人世故、有人功利、有人钻营、有人堕落、还有人浮躁。

        圣人有云:“礼失而求诸野。”

        哪怕是生而不等,这世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有怀抱天下,追求心中执着的资格。

        在叶枫的心中,修真求道就是心中最大的执着。而他也相信有很多人和他有着同样的执着,他不会寂寞。

        李天河不知道自己的话在叶枫心中引起的动荡有多大,他只是有点后悔自己一时失言,把不该告诉年轻人的话说了出来,而且,他也不想眼前的年轻人因此迷上它们。

        但是,有些事情从不会如你所愿,一如那现实总是在你心灵最放松的时刻跟你开一个大大的玩笑。

        此时,叶枫就感觉自己的心脏被重重敲击了一下,也许老天在和别人开玩笑的同时也在和你开玩笑,而且还是个比较有趣的玩笑。

        你知道修真?这是疑问语气,但不妨碍它能够透露出的一些重要信息。

        几个简简单单的字,仿佛有着无尽的魔力,就像网络游戏对一些人来说就有着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你知道修真,这几个字在叶枫心里久久回荡,像那悬挂在墙壁上的老式挂钟的“铛铛”声敲击着叶枫的心灵。

        “铛——”

        “铛————”

        “铛铛”声配合着叶枫在心里不断念叨着的“修真”两字,回荡不息。

        脑海中完全被“修真“两个字占满的叶枫,同样的,纷杂的念头也充斥着他的脑海,促使他不断思考着这几个字的含义。

        从老伯说的这几个字,叶枫可以推断出无数种可能,这位老伯也和他一样对修真有一种执着,甚至时间更长;这位老伯自己见过真正的修真者,对修真很了解,最大的可能也是叶枫最希望的可能就是这位老伯自己本身就是修真者。

        无论脑中的思维多么纷乱,都掩饰不了此刻他无比激动的心情,那种恨不能立刻得到答案的冲动狠狠冲击着叶枫,让他略有失态。

        或者说,他昏头了。

        这个世界上昏头的人很多,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做傻事的人,有被仇恨冲昏头脑陷入万劫不复深渊的人,也有为了游戏而昏头的人。同样,这个世界上也存在被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冲昏了头的人,而此时的叶枫就被“修真”两个字冲昏头了。

        紧紧抓着李天河的手没有一刻放松,轻微的颤抖显示他内心很激动,双眼更是从来没离开过李天河的眼睛,生怕一松手他就会跑了似的。

        对面的李天河似乎很有觉悟似的,一脸的淡然,或许其中还夹杂这一丝无为人知的无奈,

        “小伙子,有什么事慢慢说,别激动,我这把老骨头可禁不住你折腾,都快被你弄散架喽。”李天河边说边苦笑一声,没想到是自己今天还真是找麻烦了,眼前的年轻人看来并不知道修真的真实情况。

        “老伯,你知道修真么,有没有见过修真者,你是不是?还有,你有没有徒弟,还收不收徒弟?”紧抓的双手略微有些放松,但叶枫依旧激动,话说的的语无伦次,噼里啪啦一连问了一大堆问题。

        而对面的李天河只有哭着脸,紧皱着眉头,心中寻思着应不应该对眼前的小伙子说实话。

        有的时候,真相往往更令人失望。可是,望着眼前年轻人满脸狂热的表情寻思良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是的,我知道修真的存在,是真正的修真。”

        叶枫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就像在大海中长久漂泊的人突然现救民的6地后心灵一瞬间的放松了,有这句话就足够,其他的他暂时就没有心思去考虑。

        “那?”叶枫坐回椅子,表情依然带着激动的余韵。

        “虽然我知道修真,但我却不是修真者。”李天河明显从叶枫眼中看到了一闪而逝的失落,继续说道,“如果你想知道,我倒是不介意告诉你。据我所知,修真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圈子。当年,我也只是机缘巧合之下见过其中的几个,那几个高人还对我在医学上有过很大帮助。”

        李天河不知道为什么要对眼前的年轻人说这些,也许是被眼前年轻人的狂热打动了,这谁知道呢。

        叶枫深吸一口气,犹疑不决,但还是问出了所有爱好修真的人心中最想问的问题。“那你见过的修真者是不是会飞天遁地,移山倒海?而且都活了一大把年纪?有没有长生不老?”

        “飞天遁地,移山倒海?”李天河听了爽朗的一声大笑,似乎早料到叶枫回这么问,但笑声中倒没有嘲笑的意思,“小伙子,我估计你是网络小说看多了,这个世界哪有这样的人,就是我所见过的那些修真者都不敢说有那样的神通。”

        老伯说的很轻松,但听在叶枫耳中无疑于一枚炸弹在脑中爆炸。

        叶枫愣住了,呆呆地回味着老伯的话。

        没有那样的人?

        这怎么可能?

        李天河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年轻人对修真这么狂热,拍拍叶枫肩膀,轻叹一声,“小伙子,要学会面对现实,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都没听说有人过这样的本事。”

        李天河犹豫了一下,“其实,他们那些修真者也只是修炼的普通人,厉害的只不过会点养生的功夫,比我们多活十几年罢了。”

        “养生?不能长生么?”

        叶枫还没有从老伯的话里回过神来,突然听见老伯把修真者说的这么不堪,有点生气,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在叶枫心中,修真者是真正存在的,每个人都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会驱鬼、有天眼、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身体素质特别好,随便一跳就能破了世界纪录,厉害的修真者甚至会御剑飞行,遨游太虚,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长的寿命。

        这些几乎都是所有不甘于平凡的人渴望的。

        小说中虽然能找到一点心灵的慰藉,但终究不是事实,随着小说的结束,那种令人欣慰的感觉也就没有了。有时,叶枫真的想拥有一本永远不会完本的小说,跟着小说中的人笑,跟着他哭,一同经历悲伤、感动、热血、爽快。

        不过,这些年来叶枫还没有看到一部能够永远延续下去的修真小说,这也导致了叶枫自己想写这么一部永不结束的小说,但事实是残酷了,他没有这个水平。

        虽然叶枫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消极,但却同样知道自己有追求心中之道的权利。

        和叶枫这样认为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他相信还有很多,他们同样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事天生有一种明锐的直觉,似乎从骨子里就相信这些事实的存在。

        不管是接受了十几年的唯物教育还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各种神秘现象解密,又或者是在生活了几十年也没有寻到一丝蛛丝马迹之后的失望下,都没有动摇过他们心中的信念。

        他们始终坚信:心目中的修真者是存在的。

        他们盲目又可爱;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灵魂,摘下自欺欺人的面具。

        而现在,修真者让老伯说成是普通人,叶枫感觉自己心里异常难受,好像灵魂中的信念在渐渐崩塌,心里不知道该相信老伯的话还是坚持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

        每个爱好修真的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希望找到和自己一样的知己,希望心中的坚持得到回报。

        然而现在,信念被真正的现实狠狠冲击了一把,带给叶枫的影响是无疑巨大的。

        李天河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似乎有点不忍,再次出声劝道,“修真者啊,这个是古时对修道的人的称呼。修真者,借假修真也。修真者可以说是一群真正懂得修道的人。修道的人很多,但有所得的人却极少。这些修真者平时精研道法,依据道家经典书籍中所述修炼内丹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就和练武的人强生健体一样。

        “养生,强生健体。”叶枫失神的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自语。

        “现在的龙虎派、正一派、道家协会等等都有这样的人,可没有小说中写的那样夸张的神通,更没有什么长生不死。虽然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也坚信那些东西,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实现……唉,小伙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这个现实世界才是你应该抓住的,想想你周围的人。”

        抓住现实?要抓住现实吗?叶枫在心里不断拷问自己。

        不,我不。

        我深切的知道,我的灵魂每天都在告诉我那才是真实,我想真正抓住的是自己的心,我不想活着假象中,忍受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即使是——过去一百年,我也会坚信——自己的信念。

        ……

        就在,叶枫在心里说完最后一个字,陡然之间,从他心灵深处出一阵强烈的白光,白光散璀璨的光芒,直射天际,而在某个不知名空间中,消失菱形状晶体也同样白光闪耀,像是在呼应直射过来的白光,于是两道白光相接、融合化为一根丝线和叶枫的灵魂相牵连。

        当然,这些李天河和叶枫是不可能看见的,叶枫只是感觉身体轻轻一颤便恢复了原状。

        李天河则是看见叶枫眼神中透出让自己心神都为之一震的坚毅光芒,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他以前也见到过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很执着,不是一两句就能劝的通的,时间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实。

        心里想着,李天河嘴上却是呵呵笑道,“好了,小伙子,这些想多了也没用,我们还是讲讲你的病吧。”

        “恩。”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叶枫就想通了。

        叶枫现在还是得把病解决了,晃了晃脑袋,问道“那老伯我这病?”

        老伯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句让叶枫错愕的话,“你这病其实和你修真炼气没有关系,如果我料想不错,你应该是练气功岔的气。”

        ————————————————————————————————————————————————————————————

        修真界真的只是虚无飘渺吗?不是。修真界存在于我们真实的世界中,只是我们没有现而已,如果来几张票票,或许你就会知道了,呵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8 16:02 , Processed in 0.02040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