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飞鹤、美赞臣、惠氏等多家乳企否认涨价,原奶成本占比低、难撼终端产品售价

[複製鏈接]

889

主題

0

好友

5413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昨天 22:12
  • 簽到天數: 519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4
    金錢
    12175
    威望
    5413
    主題
    889

    簽到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21-11-12 23:45:56
    近日,据路透报道,恒天然宣布将其预测的每公斤乳固体价格,从7.25-8.75 新西兰元提高至7.90-8.90 新西兰元。
    此外,今年9月全球乳业贸易GDT两次网上拍卖,奶粉价格指数全部上涨。与上次拍卖相比,9月7日举行的第291次拍卖,脱脂奶粉拍卖价3274美元/吨,价格指数上涨7.3%;全脂奶粉3691美元/吨,价格指数上涨3.3%。9月21日举行的第292次拍卖,脱脂奶粉3302美元/吨,价格指数上涨0.9%;全脂奶粉3777美元/吨,价格指数上涨2.2%。
    奶粉原料上调是否会倒逼厂家,致使奶粉提价?
    奶粉企业普遍否认涨价,仅雀巢部分产品微涨
    飞鹤、美赞臣、A2、澳优多家奶粉企业均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没有调价。
    飞鹤方面称,没有涨价计划,飞鹤产品零售价没有涨过。
    惠氏方面也表示,旗下启斌及铂臻系列产品目前没有价格调整的计划。
    仅雀巢方面表示,个别的特医配方小幅度调整了价格(5%左右)。
    贝因美则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如原材料上涨,整个行业都有调价预期,必要时公司也会根据行业情况择机调整价格。
    在线下走访中,蓝鲸财经记者发现,目前渠道端没有听说奶粉涨价的消息,但是多家进口奶粉却有断货现象。
    乐友母婴店一个店员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因为疫情的原因,进口奶粉通关时间拖长,美素经常缺货,不只是母婴店,包括沃尔玛这样的超市渠道有个两桶就不错了,A2、惠氏启斌也是如此。
    一位皇家美素促销员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美素佳儿没有涨价,一直是396元/桶,活动后价格大概在340元/桶。之所以在终端有缺货现象,是疫情原因各个环节都需要消毒,时间线拉长,在终端实行了配额制,即每家店给了两三箱产品,老会员一人6桶很快就消化了,如果直接到线下购买可能就买不到货,但是如果加上店里的微信,有货了直接购买也是不难的。
    原料成本占比极小,短期内奶粉提价可能性较低
    事实上,在经历了2019年的价格厮杀后,2020年奶粉企业刚刚进行了一轮调价。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奶粉市场上已有飞鹤、伊利、君乐宝、合生元、美赞臣等至少17个品牌进行了调价。大部分企业将涨价原因归结为成本上涨。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上轮竞争的补偿基本在2020年已经涨价到位,考虑到国家生育政策的风向,预计短期内奶粉企业不会再次提价。
    此外,虽然国际奶粉原材料价格风起云涌,但长期来看,依然有回调余地。
    高级乳业专家宋亮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脱脂奶粉拍卖价格上行与拍卖量、美元贬值有一定关系,国际奶价虽然正在快速上涨,但也面临着后期动力不足等问题,大包粉主要是恒天然方面在减拍卖量维持价格,估计这波行情会持续至明年三月份,之后会向下波动,不具有持续性。但全球消费力在下降,粮食、大豆、生鲜乳等大宗商品整个价格都在回调,但是美元贬值造成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对于整体奶粉价格支撑起到了重要作用。受疫情影响,货运成本确实是翻倍上升。这轮原材料上涨还是短期内,曼延至奶粉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而从国内奶价来看,虽然有一定上涨幅度并不算高。乳业专家王丁棉则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去年10月我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95元每公斤,今年10月奶价上升至4.38元每公斤。每公斤上涨不到0.5元,涨幅为10%。“一罐奶粉的生产成本大概70元左右,只占到奶粉总成本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原材料涨价幅度即使达到20%也只能带来几元钱的成本上涨,构不成奶粉涨价的主要因素。”
    此外,从去年开始,在奶价上涨的大背景下,伊利、蒙牛、飞鹤、光明等大型乳企或是通过并购、参股,或是扩产的方式,以此实现对于上游的控制,保障奶源价格稳定。
    飞鹤就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针对部分进口原料价格上涨,飞鹤作为大型采购商在采购上享有议价权,且前期考虑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飞鹤在进口原材料上已有订单储备。此轮原材料价格波动,对飞鹤整体影响较低。
    宋亮认为,奶价上涨会加重乳企的生产成本,抵消企业净利润。但同时会促进乳企加强对上游奶源的控制,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调配国内外资源以此降低成本,这也是大型乳企的优势所在。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7 20:55 , Processed in 7.36716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