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解释,绝不辩护。” 这是1920年代英国央行行长诺曼(Montagu Norman)的行事法则,20年任期内他只去过英国议会一次听证会解释货币政策,这已让他感受到无比挫败。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一周前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上,引述这位一百年前银行家的故事,来反衬百年间全球央行行长作风的转变。 美联储亦是日益开明。198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克尔(Paul Volcker)希望保留决策自由度,即便加息或减息都不通知市场,那时华尔街须聘请专职人员监察短期利率变化;直至90年代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时代的储局才开始发布议息声明。 即便如此,格林斯潘时期储局政策透明度仍有所欠缺。华尔街那时流行的小贴士是,从格兰斯班的公文包薄厚来看储局政策变化,“如果要有所行动,其公文包会厚一些”。 伯南克於2006至2014年出任美联储主席,他在任期内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金融海啸对美国的冲击,并致力革新储局文化,提升政策透明度。他於2011年4月起设议息会议新闻发布会,以求更好管理金融市场预期。 美联储两大政策目标“通胀和就业”,现已广为人知,伯南克开设新闻发布会后,政策透明度之高前所未有。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延续了伯南克的作风。来到香港,自然难以回避近期人民币波动的议题。伯南克先是赞誉周小川是有才干的央行家,其后又称人民币挂钩一揽子货币是“绝对合理的事(perfectly reasonable thing to do)”,之后他才委婉的提到,他担忧的是人行不似以往那般透明。 伯南克认为,近期人民币滙率波动加剧,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不明白人行会对人民币汇率怎样,“由於这种不确定性,无论何时人民币贬值,就会有解读是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给予市场更多的清晰度将会是件好事。 “央行保持高透明度非常重要,当市场信赖你,她会帮你做到你要做的事。比如市场预期你要收紧货币政策,市场就会提前有所反应。当你清晰说出目标及策略时,市场将会更有信心,会减少波动,帮助你实现政策目标。”
|